强化党建引领 挖掘文化资源
2020年6月30日det365在线平台一行5人赴鄄城县阎什镇申魏庄村、红旗村、张志门村、沈口村参观调研。阎什镇是学校连续四轮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定点联系工作单位,第一书记们在深入帮包村实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与鄄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2020年COVID-19疫情的产生与蔓延使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遭受了重大的考验。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争分夺秒的与病毒争抢生命,显示出了强大的团结力、号召力以及中国人民能吃苦、敢担当、乐奉献的优良品格。同样,战斗在层级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防死守,将村民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为防控疫情蔓延取得了突出成绩。党支部作为党和村内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此次抗议中充分发挥了其领导主体的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群众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经过实地考察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以及党员干部的冲锋带头,更离不开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各村党员、村民的高度奉献精神,离不开其浓厚的乡村文化培育,这种乡村文化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文化。强化党建引领,挖掘历经时间洗礼、经过传承与发展的乡村文化,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文化底蕴深厚
(一) 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11月26日视察菏泽时的讲话指出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从而说明具有六千年前伏義文化,四千年前的尧舜文化,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文化等古代历史文化,是全球华人向往的祖源圣地。其中,鄄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众多名人事迹,涌现出无数历史先贤。
祖源传说遍布全境,在这片古老的方域,留下了“三皇五帝”创业的足迹。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三皇指伏羲、炎帝和皇帝,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中华先民的始祖母华胥氏在雷泽(今鄄城县)“履大迹生伏羲”,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先民第一个有姓氏的男姓祖先伏羲,别姓氏、造琴瑟、创“八卦”、教农耕,创造了“龙文化”。这里还是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尧帝陶唐氏的桑梓,千古贤帝舜也在此“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蚩尤、舜师善父都曾在此建立了丰功伟绩。还有诞生于此的著名军事家孙膑,其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该书是中国古代系统总结战役理论与实践的开山之作,引领了冷兵器时代战略战术变革的方向,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除此之外,坐落在这里的“尧陵”、“孙膑墓”、“历山虞帝庙”等古代遗址,更像是一位位“见证者”,历经沧海桑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故事。
(二) 红色革命文化
鄄城隶属于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菏泽,革命的峥嵘岁月,为这片热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的菏泽军民同仇敌忾,以不屈的民族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出生入死、不屈不挠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夺取了反侵略、求解放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两度作为边区首府所在地的菏泽,先后组建八路军一一五师陇海支队、冀鲁豫支队青年挺进大队等9支人民抗日武装,英勇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底,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挺进中原,菏泽的抗战形势随之焕然一新。八路军和菏泽抗战军民经过樊坝、缪堤圈、巨野“五大村”、“红三村”、潘溪渡、吕沟、鄄北、王厂、王高寨等众多血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先后开辟出鲁西南、运西、湖西抗日根据地,菏泽逐渐发展壮大为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区。1945年8月,菏泽抗战军民转入对敌全线大反攻,于9月初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6月,蒋介石又挑起内战,国民党14个师32个旅共30万大军,大举进攻鲁西南解放区。菏泽军民只好拿起武器,奋起自卫,成为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同年8至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部先后发起陇海铁路汴徐段自卫反击战、定陶战役(大杨湖战役)、巨野战役(龙固章缝战役)、鄄南战役,共歼灭敌人4.6万余人。1947年1至2月,刘邓大军再次挺进黄河以南,先后发起巨金鱼、豫皖边战役,共歼敌4.2万余人。随后,刘邓大军继续转战黄河以北。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出击外线,发动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在这次大规模歼灭战中,菏泽人民同往常一样,继续组成担架队、运输队,全力支前,同刘邓大军一起创造了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的辉煌战绩,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谱写了又一曲人民战争的壮丽凯歌。随后,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菏泽又派出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开辟赣东北和贵州新政权,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堪称菏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与集中彰显。
(三)改革开放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鄄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日趋科学合理,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粮食、花生、蔬菜、果品、桑蚕、中药材等生产基地。畜牧业已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发展了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了舜王城中药材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工业生产从无到有,现已发展乡及乡以上工业150家,形成了化工、纺织、医药、机械、酿造、食品等十几个行业。部优、省优产品20多个,外来妹牌洗衣粉被评为山东省名处于产品。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促进鄄城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鄄城县以“以展经济、优化秩序、增强素质”为基本方针,抓住山东东西部结合帮扶的历史机遇,借助外力,启动内力,优化投资环境、全方位对外开放。
二、 实地考察记录
本次考察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参加“闫什镇申魏庄行政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二为走入当地村民家中、参观乡村振兴实践项目、参观舜耕社区。
30日上午,det365在线平台经理沈大光、副经理徐莹以及刘长明教授、毛玉美教授一行来到闫什镇并参加了“闫什镇申魏庄行政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与会的还有省派第一书记det365手机版审计处副处长秦向广,第一书记王昊天、柴春献、李斌以及当地主要村干部、在村党员。秦书记介绍了此次党日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对det365在线平台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沈经理也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并就今年疫情防控为话题同与会的各位党员同志进行密切的交流。
图一:申魏庄行政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村干部刘书记介绍了本村的疫情防控情况,村民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认识到疫情严重性后的积极配合,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落实口罩佩戴、封村封路、春节期间严禁走亲访友、外来人员及时上报,在此期间,党员、村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全村人民团结协作,共同抗议,共募集捐款2万9千余元抗疫基金。危难之时,彰显合力,秦书记对疫情期间村中党员干部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4小时轮流值班,捐款捐物积极性高,尤其是村中的老党员们,展现出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觉悟与风采。
除此之外,大家还就“党员活动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活环境、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变化”等方面与参会的村干部、党员进行了沟通交流。72岁拥有44年党龄的元昭然同志肯定了刘书记任职以来的表现,称其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好干部,他认为,“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关键在领导”。刘书记在任4年间,共资助了175个老员工,每年都会拿出部分资金来激励温暖考上研究生、本科、专科的同学,希望他们可以承载着家乡的寄托,不断努力创造辉煌。因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暂未收到受资助老员工的回报,但大家相信,孩子们会心怀感恩,未来回报家乡,疫情期间村中的老员工们也积极的参与防疫抗疫志愿活动,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员张怀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深有感触,“科技取得高速发展,种地都趋向于机械化。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大家由原来的吃粮困难变为吃穿不愁,甚至达到了吃好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凸显,这在抗疫期间已得到充分的彰显,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世界一流!”针对近期的搬迁盖房的问题,部分党员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一方面坚决拥护此政策的实施,对“有无简易房先供居住”等中间环节实际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打算。
图二:申魏庄行政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30日下午,调研成员在四位省派第一书记的引导下,来到了张志门村与沈口村的几户村民家中,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
张志门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3372人,村里的低保户张林健今年84岁,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土地外包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村委会为其建造了现今居住的房屋,给这个孤寡老人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81岁的张林和是2019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的受益者。党员张玉柱今年也是80多岁,老两口是村里最早的商店代销点,生活水平较高于前两家。老党员们都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党对人民的关爱,第一书记王昊天到任后,走入群众家中,挨家挨户为群众解决困难,为村民谋取福利,大家都对其赞不绝口。街道旁的路灯是王昊天书记到张志门村后为百姓做实事的重要体现,一盏盏灯光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沈口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省派第一书记李斌在此任职,由李斌书记牵头和村里其他几位90后年轻小伙共同经营的“鄄小嫚儿林场散养鸡项目”是党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创新沈口村共享经济新模式,在立足当地传统农业为主的实际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并借助网络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相连,旨在使当地村民实现更高的收入,使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并希望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员返乡,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自己家园的重大征程中来,这大大提升了闫什镇发展活力。李斌书记表示到,立足基层,扎根养育祖祖辈辈的黄土地,便有了浓厚的田园情,他希望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更希望大家能够吃上真正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沈口村的近40年党龄的冯兆玉同志一直从事板材加工工作,有自己的加工厂,他提到现在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更期盼着提高心里的幸福感指数。
图三:在党员张林健家
图四:在党员张林和家
图五:在党员张玉柱家
图六:参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黑玉米种植示范基地
图七:参观党支部领班农业合作社创新沈口村共享经济新模式
图八:在党员冯兆玉家
之后,大家又来到了鄄城县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项目——舜耕社区,其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闫什镇红旗村现有村庄及土地,进行的乡村振兴样板工程项目。粉墙黛瓦,简洁的风格却不失唯美古韵,“舜”字形的排列布局也承载着“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的文化意蕴。
图九:参观舜耕社区样板房
图十:参观舜耕社区
三、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铸就高尚品格
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鄄城的水土、养育着鄄城的人民群众,在此次抗疫中,鄄城县闫什镇的党员、村民们充分展示了蕴藏在骨血中淳朴善良的高尚品格,重大家、更重国家,在基层党组织的安排下,积极做好防御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主体,更应主动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党的作风建设。
首先,党组织要带领党员同志学习古代先贤高尚的道德品格,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谨慎警惕,自觉地坚守道德信念,以圣贤和君子品格要求自己,防止悖理弃义欲念和行为的发生。其次,党员干部要效仿先贤的“忠、义”之情,在行政过程中要尽心尽职,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党的领导,这不是简单的爱国,而是在每一个行动中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考虑在前。最后,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以史为鉴,提升自身对于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决心。通过开展对于廉洁奉公思想和廉政事迹的宣传,能够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鼓励党员干部认真履行廉政准则。同时,古代廉政建设中德治与法治并重、惩处与预防并重、自身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这些历史经验,也能够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启迪。从而使党建制度和党员生活制度得到规范,“三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得到落实,促使村领导班子运转规范化、民主化,办事公开化。
(二)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坚韧精神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次抗疫过程中,鄄城闫什镇各村的党员们充分展示出先辈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坚毅品格,不分你我,共同抗疫,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员们24小时轮流值班,捐款捐物积极性极高,在危难之时,彰显合力,老一辈的共党员更是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菏泽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第一,可以依托鄄城县闫什镇特有的革命文化,努力打造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特色品牌,让党员真正理解红色革命文化背后的内涵,发扬其中坚忍不拔、开拓奋进的宝贵精神。以此精神为基础,着力推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第二,着力增强红色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创能力。加强党员同志,尤其是年轻党员同志关于红色文化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的高度融合。第三,要注重加强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一方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完善红色老区、红色基地的各种设施建设,通过旅游化的方式达到红色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推进红色文化纪念法治化发展,比如通过立法确定一批红色革命纪念日,组织全民参与纪念日活动,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红色教育的大众化。人民群众是党的服务对象,加强人民群众的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党性教育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发展改革开放文化创造美好未来
从无到有,从旧到新,鄄城人凭借这股开拓力量,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一直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闫什镇红旗村党支部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努力满足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2019年8月17日,省委书记刘家义来到红旗村调研,决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两层的小院1600套,小高层住宅1938套,省土地开发集团作为开发主体,以土地增减挂钩形式解决资金问题。土地进行集体流转,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程。省派第一书记的加入,发展丰富了当地改革开放文化的精神内涵,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首先,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党员阵地规范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的矛盾和问题正是由于经济建设的落后造成的,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民主化的进程也离不开经济对政治体制的辅助作用,党的建设的深入推进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要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为上层建筑的搭建提供物质基础条件。一方面,以农村基层党支部为中心,吸纳优秀党员、进步群众共同组建农村经济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明确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规划任务,落实责任主体,督促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确认区位优势,优化经济布局。党支部要认清当地独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拓宽经济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实现经济的多方向发展,要解放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经营理念。创新农村网络体系,将市场和产品结合起来。创新发展理念,紧随时代发展前沿,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建设。由李斌书记牵头经营的“鄄小嫚儿林场散养鸡项目”正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其次,要注重优化文化环境,加强思想引领。一方面,注重社会主义文化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进步,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接受什么样的文化,会树立相同文化的价值体系,形成相对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员干部在自身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当地文化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注重法治文化建设环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法治文化建设奠定法治国家的坚实根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也有利于约束党员的思想、行为,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最后,要严肃党内生活,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要深刻领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求,保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要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基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主要内容,并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以服务群众作为着力点,把群众利益和需要作为出发点,坚守基层一线,聆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创造美好的未来。
(执笔:李城城)